工作动态

    守护双耳 聆听世界的美好- -第二十六次全国“爱耳日”科普常识
    2025-03-03 07:57 作者:樊航. 责编:王尽晓    (点击: )



    1

    在第26个全国“爱耳日”来临之际,河南大学校医院呼吁全校师生及家人重视听力健康,掌握科学的用耳护耳知识。接下来,为大家详细介绍不同人群的用耳健康常识:

    一、学生群体:合理用耳,守护听力未来

    1.严格把控电子设备使用

    现今,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耳机等电子设备已然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常用工具。然而,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,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中调高音量,会使耳朵持续处于高强度声音的刺激。为保护听力,建议遵循“60-60原则”:电子设备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%以内,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,让耳朵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    2.主动远离噪声环境

    学校周边施工场地、KTV等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,会对听力产生严重危害。课间休息时,尽量远离校园内正在施工的区域。如无法避免身处嘈杂环境,可佩戴专业耳塞进行防护,有效减轻噪声对听力的损害。

    3.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

    规律作息、合理饮食对听力健康至关重要。熬夜易导致身体疲劳,损害耳部神经。在饮食方面,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、铁、锌的食物,如:瘦肉、豆类、绿叶蔬菜等。

    4.警惕突发性耳聋

    若出现耳鸣、耳闷或听力骤降等情况,应立即停止使用耳机,并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

    二、孕妇群体:全方位呵护,为母婴听力健康护航

    1.谨慎对待孕期用药

    孕期用药需格外小心,许多药物具有耳毒性,如:氨基糖苷类抗生素(如链霉素、庆大霉素等)。这些药物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听觉神经发育。孕期就医时,务必主动告知医生自己已怀孕的情况,以便医生权衡用药利弊,选择对胎儿听力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的药物。

    2.远离各类有害环境

    孕妇要远离高噪声环境(如大型音乐会、工厂车间等)。当噪音强度超过85分贝时,可能会造成胎儿听力损害,影响其听觉发育。同时,也要避开装修场所、农药污染区域等环境。

    3.认真对待,定期产检

    孕期定期进行产检十分必要,通过产检,不仅能及时发现孕妇自身听力问题,还能监测胎儿发育情况。一旦发现异常,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。

    4

    三、老年群体:科学用耳,延缓听力衰减

    1.积极治疗基础疾病

    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影响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,加速听力下降。老年人应积极配合治疗,严格按医嘱用药,控制病情发展。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,以便早发现、早干预,必要时科学佩戴助听器。

    2.正确清洁耳部

    保持耳部清洁,但要避免过度清洁。可使用柔软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,切勿用力掏挖耳朵,以免损伤耳道和鼓膜。此外,还要避免用力擤鼻,降低中耳炎发病风险;保持耳道干燥,预防真菌感染。

    3.科学佩戴助听器

    如出现听力下降,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听力检测。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,或选择合适的助听器。佩戴助听器不仅能够改善听力,提高生活质量,还能避免因听力问题所导致的沟通障碍。

    5

    四、紧急情况处理

    1.耳内进水处理方法

    如果耳内进水,可采用侧头单脚跳跃的方式将水排出,或用棉签轻拭,切勿深挖,以免损伤耳道。

    2.耳道进入异物处理方法

    应及时前往医院处理,切勿自行挖取,导致外耳道损伤。

    3.外力因素处理方法

    如不小心磕碰导致耳道受伤,不要自行处理(避免自行用药物滴入耳道),应及时就医,进行科学研判,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。

    4.异常症状,及时应对

    一旦突发耳鸣、耳聋、眩晕或耳痛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
    老师们、同学们,听力健康是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。希望大家都养成科学用耳习惯,定期进行听力检查,共同守护良好听力,尽情聆听世界的美好。

    校医院24小时值班电话:

    明   伦   校   区:22199120

    金   明   校   区:23928120

         郑州龙子湖校区:58525120

    上一条:提升应急响应能力,共筑消防安全防线——校医院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
    下一条:收看教育家精神宣讲,赋能医疗服务新发展
    关闭窗口